- 安居自住
買房還是投資?解析現代人最常卡關的財務選擇題【愛莉說好室】
現代人在面對財務規劃時,最常卡住的選項之一,就是該先投資還是先買房。每當存了一筆錢,就會開始思考:「這筆錢該拿去當頭期款?還是拿去布局資產?」在這集《愛莉說好室》中,財經KOL施雅棠用過來人的視角,分享他如何透過穩健配置,打造不靠房子的財務自由。
買房不是錯,但絕對不是唯一的答案
施雅棠坦言,買房看似是資產累積的一步,實際上卻可能藏著不少隱性成本與風險,不能只從擁有房子的表象來判斷。你得支付利息、維修費、稅金,還要承擔市場波動風險。與其一股腦壓上全部資源買房,不如退一步思考「這個階段的你,適合什麼配置?」
你想過的生活,決定了你該不該買房
他不否認買房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,但前提是,那真的是符合你人生階段與生活模式的選擇。比如你是自由工作者?還是打算幾年後出國?這些都會大大影響「房子到底是不是此刻最值得投資的資產」。
租房不是浪費,而是另一種更靈活的策略
租房經常被貼上「錢丟水裡」的標籤,但對施雅棠而言,那是一種用現金購買自由度與機動性的方式。不被房貸限制、工作與生活更能彈性調整,甚至還能把本該拿去繳頭期款的資金,用在投資報酬率更高的地方。
想買房?先確認你真的準備好了
如果你真的在考慮買房,他提醒至少先確認這兩件事:
- 1.你會在這個地點長期生活嗎?最好超過十年。
- 2.你的自備款有達到總價的三成嗎?且還有一筆預備金因應突發狀況。
房子不是買了就沒事,它是長期責任,也是對未來生活的一種承諾。
投資也要講節奏:穩現金流比暴利更關鍵
這套先以生活穩定為主、再求資產增長的投資策略,是他希望更多人能參考與實踐的路徑。施雅棠自己就以股息型ETF與債券ETF為核心,每月領現金流,不必賣資產也能生活穩定。他相信,只要選對工具,一般人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「小型財務自由」。
房產與股票不衝突,關鍵是比例與時機
在他看來,房地產與股市其實各有優勢,重點不是選邊站,而是怎麼配置得當。人生不同階段要調整策略,年輕時追求成長性高的資產,中年後則要穩健收益。你可以兩邊都參與,只要懂得資金如何運作。
房子不是身份象徵,財務自由才是終極目標
一個人有沒有買房,不該成為評價人生是否成功的尺標。施雅棠提醒大家,不是擁有房子就代表穩定,不是沒有房子就代表落後。
最後:你的錢,是不是照著你想要的方向在走?
最重要的是,你是否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、風險偏好,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藍圖有沒有一套合適的規劃方式。當你掌握現金流、清楚資金配置的策略,才是真正踏實地走在財務自由的路上。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