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居自住

預售屋增值術 2:購買預售屋的風險|邱愛莉 House123

 

最近這幾年房價高漲,預售屋價格也屢創新高。雖然預售屋有分期付款、增值潛力等優點,不過,購買預售屋也有風險,而且風險還不小喔!

shutterstock 1030140517 
風險一:交屋後房價下跌、貸款成數不如預期,需要多拿出現金補足才能交屋

大部分的預售屋賣的都是「未來價」,所以,你等房價上漲,建商也不是吃素的,就乾脆把房價未來幾年預期會上漲的空間加上去、賣給你。加上原物料漲價和缺工,都是正在發生的現在進行式,所以,大部分預售屋的價格,通常比旁邊屋齡 5 年內的社區還要貴。如果買的價格太高,2 ~ 3 年蓋好後沒漲反跌,甚至因為銀行估不到當初買的價格,貸款成數不如預期,還需要多拿出現金來一次補足才能順利交屋(如果無法補足,就相當於買方違約,建商最高可以沒收總價的15%,房子收回來又是建商的了)


風險二:簽約後,現金流沒算好,導致於後續工程款無法如期繳款

此外,預售屋雖然可以分期付款,不過如果收到帳單後無法如期繳納,可就麻煩了。通常預售屋的合約中都會規定違約的條款,如果收到帳單後經過催繳仍然沒有繳納,建商可以主張買方違約,而自動解約並沒收已繳款項。依照內政部公告「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」規定,最多可以沒收「成交總價」的 15%,也就是總價 1000 萬的話,可以沒收 150 萬,有多的才退還給你。如買方繳交的定金與工程款不到 15%,就以已交金額為上限,而且合約解除,房子跟土地又是建商的了,是不是很傷呢?


風險三:建商延後交屋+不能換約,進退兩難

隨著工料齊漲和缺工問題,許多建商為了降低工程的壓力,在合約中將「最晚交屋日期」約定在開工後的 6 年甚至 8 年。雖然業務通常會說預計 3 年交屋,然而一但建商延宕,還是會回到合約上白紙黑字寫的「最晚交屋日期」。加上「平均地權條例」在 2023 年 7 月 1 日新增「預售屋換約限制規定」,2023 年 7 月 1 日之後才購入的預售屋,除非符合特定的條件,否則就不能換約轉讓!既等不到建商交屋、又不能移轉的情況下,買方也只能乾著急。


風險四:建商資金週轉不靈,無法順利續建

還有一種,比起上面這些影響更鉅,就是「爛尾樓」的風險。隨著 2020 年 12 月以來,央行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,建商的「購地貸款」,從過去的 7 - 8 成,下降為貸款 5 成(且有其中一成需保留為「動工款」),「餘屋貸款」也從過去的 8 成,下降為最多只能貸款 4 成。加上工料漲,如果建商發生資金斷鏈,就會有跳票的風險。不可不慎喔!(延伸閱讀:預售屋有信托專戶,為什麼建商還可以倒帳?


風險五:合約爭議
 
目前法規對於預售屋的交易安全保障仍然不足,導致於建商在坪數找補條件動手腳、和買方自行磋商協議將交屋款從法定的總價百分之五,調為不符合比例的5萬-20萬元、合約中特別約定「免責條款」,例如:「建商保留修改公設規格和設計的權利」(也就是:就算預售的時候,本來說有健身房、閱覽室、會議室、甚至游泳池,但如果最後蓋好什麼都沒做,買方也不能主張任何賠償)這些都不利於買方爭取自己應有的權益。


風險六:交屋後不如預期

預售屋因為買的時候看不到成屋,所以許多細節都無法留意到。我曾經看過一個預售屋位置很好,基地不大,在台北市黃金地段的巷弄內,巷子的一旁有兩支電線桿,其中一支靠近基地側邊,另一支則在基地對面。由於這是一個有挑高的建案,電線杆的高度大約比 4 樓的樓地板再高一點點,表示其中有一戶的 2 ~ 4 樓( 1 樓是公設)都會看到這支電線桿矗立在客廳的窗前,距離大約 6 米左右。有些人認為這對風水不好,就算個人不忌諱風水,對於視野也總是美中不足。像這種問題,如果買的是蓋好的成屋就比較能避免,在預售屋就比較容易發生。


除了上面這些風險,更不用說工安事件頻傳,很多買方買了之後後悔也求助無門...在評估預售屋物件時,建議要先評估上述的風險,再決定是否要入手喔!

 

(本文作者為 House123 執行長 邱愛莉,歡迎轉載,註明出處) 

house123 邱愛莉 講座
house123 邱愛莉 開源節流線上課程

相關文章: |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

關於 House123

一直以來,我們成立的使命就是想集合買方的力量,透過我們,讓想買房子的人可以有更多資源,不管是「安居自住」或是「幸福收租」,讓買賣房子成為一個美好的人生經驗。歡迎好好運用我們,實現「安居樂業,財富自由」的夢想。

聯絡我們

關注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