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微課堂
從中古屋到預售屋,拆解房產業務背後的銷售邏輯,讓你聰明買房!【愛莉說好室】
這集我們很榮幸再次邀請到對房仲、代銷領域都有豐富經驗的 Renba 來跟我們聊聊大家最關心的「業務話術」!其實說穿了,這就是業務的銷售技巧,了解這些,能幫助我們更從容地應對購屋過程中的各種狀況。在房產交易中,我們常會遇到一些銷售上的技巧,了解這些,能幫助我們更聰明地買房哦!
本集重點:
•當業務說「現在不買以後會更貴」時,這可能是他們的觀點,因為市場走勢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,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他們站在有利立場的交流,不一定需要爭辯。
•遇到業務說「很多人在看,這週末可能就賣掉」時,你可以追問細節來判斷真假,例如問其他客戶的狀況、是哪家店的業務、幾歲人等等具體的細節,如果對方回答模糊(如「不是我的客人,聽學長說」),很可能這只是標準化話術;若回答具體,通常是真的。開發這間房子的經紀人最了解狀況,同店同事問開發通常會得到資訊,有時甚至會聽到「動作劇」(指同事間為了製造熱銷假象)。拿出斡旋金或假裝要離開,也是測試真實熱度的有效方法。
•業務說「這間屋主急售,要趕快來看」時,有兩點可以判斷:第一是開價是否接近市場行情(而非開很高讓你砍);第二是中介是否能提供一個誘人的底價(低於行情或有議價空間)。如果沒有這兩點,很可能只是製造急迫感讓你快點來看。
•預售屋或新成屋常見的「團看」模式,通常是用在稀有、好賣、或價格有吸引力的案子,通常會搭配複數斡旋。這種情況確實較難議價,因為房價若漂亮,通常沒什麼猶豫空間。不過,有時所謂的團看只是拉了很多根本買不起的客人來製造熱鬧感。
•房仲的「斡旋制度」會影響你的出價策略:單一斡旋是一次只收一份,以速度為準;複數斡旋可以收多份,通常價高者得;有些房仲則是混和模式,例如永慶在某個時間點前是比價,時間點後才變單一。
•當業務說「屋主價格很硬,不接近不收斡旋」時,你可以問之前有沒有人出過價、為什麼沒談成等細節來判斷業務說法的真實性。有時中介這樣說,可能也暗示他們覺得屋主的價格偏離市場,屋主只是非常堅持。
•代銷常說的「不二價」並非百分百絕對,有些是「微不二價」,可能會暗示每坪可減價幾萬。測試不二價空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出斡旋金或訂金卡;如果現場願意收定,表示有空間。真正完全不二價的案子可能只針對員工或關係戶有些許價差,或是在後期發現銷售不動才開啟議價模式。
•車位的價格常被說「不二價」,但有時會用來微調總價以補貼房價。通常邊角、低樓層、或靠牆等條件較差的車位比較有機會談價,但要注意未來轉售時可能較難脫手。
•判斷代銷說的「我們案子賣一半了」真假,除了未來查詢實價登錄,最即時的方式是加入該區域或建案的網路社群討論區(如FB、LINE群組),觀察是否有買方「曬單」(分享購屋資訊)。大量曬單通常代表銷售狀況好,沒人曬單則可能案子不受關注。
•代銷說「想要的樓層都賣完了」時,這也可能是銷售策略。你可以拿出訂金表示強烈購買意願,或假裝要離開,有時他們保留的戶別就會「神奇地」釋出。
•業務介紹的區域「機能或利多」(如新建交通、公共設施)是否真的會發生,要查詢政府的計畫是否已確定或正在進行中,寫著「研議中」的計畫變數還很大。
•預售屋標榜的「低首付」能降低初期門檻,但你一定要完整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,仔細計算包含後期款項、交屋款、銀行房貸等的現金流,確保整個財務計畫都在能力範圍內,不要只看到低首付就衝動決定。
買房是人生大事,了解這些銷售話術與應對技巧,能幫助大家更有信心、更理性地做出決策。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